關于管道式空調設備的運用效果分析
- 發(fā)布時間:2018-09-17
- 發(fā)布者: 百度文庫
- 來源: 百度文庫
- 閱讀量:
管道式機組的機外靜壓一般為1001-50Pa,故主管流速不宜超過4.5m/s,所接風管不應過長,以不超過40m為宜。在實際工程中,風管的寬高比往往大于2.5,有的甚至達到8.0或更高,此時應校核管道阻力,以防機組出力不足。為保證送風氣流穩(wěn)定及不使室內機風機噪聲從風口處傳出,機組進出口處宜設消聲靜壓箱。根據(jù)不同功能選取合適的風口型式及風速。回風口應便于拆卸(如門鉸式回風口),以便定期清洗過濾網(wǎng),使換熱器保持較高的換熱效率;送風口的選擇應使空調區(qū)域內人員沒有明顯的吹風感,一般地,吊頂高度小于3.0m的房間宜使用散流器。采用合理的氣流組織,避免把機組的回風口設于空調區(qū)域之外或室內冷熱源附近而額外增加機組負荷。
對于一臺機組帶多個房間的場所,宜每個房間均設回風口,每個送風口前支管上裝電動風閥,房間內設溫控器,通過溫控器實現(xiàn)送風控制,從而保持房間里溫度的基本恒定。對于須采用走道或吊頂回風的工程,須認真考慮回風中的冷耗及熱風滲透,適當放大機組余量。
合理布置室內機組,使室內外機組的連接銅管盡可能地縮短,彎頭不宜超過8個,以減小冷媒的流動阻力,減小壓縮機的負載。室內外機的落差不大于10m,以免導致壓縮機潤滑油回流困難,降低壓縮機的工作效率。制冷劑充注前,管路應先抽真空,以免不凝性氣體混雜其中,影響機組出力;彎管時應使用彎管器,嚴禁隨手彎管;喇叭口表面應圓滑,不得有凹凸,以防制冷劑泄漏。室外機組應置于通風條件良好的地方,對于側出風機組,其通風側距墻應保持1m以上距離,出風側應保持2m以上;對于上出風機組,其頂端2m之內不應有遮擋物,2m之外有遮擋物時,排氣應有導流裝置,避免氣流發(fā)生短路。機組與機組之間應保持2m以上距離。
該型空調機的室內風機為高中低三檔調節(jié),室外壓縮機卻只能啟停調節(jié),在這種情況下,一機帶多個房間時,應保證這些房間有較高的同時使用系數(shù),否則可能造成局部風口風量過大,引起噪聲、風速過大。針對這種情況,好的解決辦法是增加一只變頻器,使壓縮機實現(xiàn)變頻調節(jié),既節(jié)能,又可減小起動電流,減輕對電網(wǎng)的沖擊。當然,要實現(xiàn)變頻調節(jié)還需增加相應的傳感器和調節(jié)器,且會使初投資有所增加,因此,筆者建議由廠家來完成這項工作,這樣比在設計時才考慮這些措施要簡捷并節(jié)省投資。高靜壓管道式空調機組特別適用于大空間場所,可用于擴建、改建工程及新建中小型工程。
對于一臺機組帶多個房間的場所,宜每個房間均設回風口,每個送風口前支管上裝電動風閥,房間內設溫控器,通過溫控器實現(xiàn)送風控制,從而保持房間里溫度的基本恒定。對于須采用走道或吊頂回風的工程,須認真考慮回風中的冷耗及熱風滲透,適當放大機組余量。
合理布置室內機組,使室內外機組的連接銅管盡可能地縮短,彎頭不宜超過8個,以減小冷媒的流動阻力,減小壓縮機的負載。室內外機的落差不大于10m,以免導致壓縮機潤滑油回流困難,降低壓縮機的工作效率。制冷劑充注前,管路應先抽真空,以免不凝性氣體混雜其中,影響機組出力;彎管時應使用彎管器,嚴禁隨手彎管;喇叭口表面應圓滑,不得有凹凸,以防制冷劑泄漏。室外機組應置于通風條件良好的地方,對于側出風機組,其通風側距墻應保持1m以上距離,出風側應保持2m以上;對于上出風機組,其頂端2m之內不應有遮擋物,2m之外有遮擋物時,排氣應有導流裝置,避免氣流發(fā)生短路。機組與機組之間應保持2m以上距離。
該型空調機的室內風機為高中低三檔調節(jié),室外壓縮機卻只能啟停調節(jié),在這種情況下,一機帶多個房間時,應保證這些房間有較高的同時使用系數(shù),否則可能造成局部風口風量過大,引起噪聲、風速過大。針對這種情況,好的解決辦法是增加一只變頻器,使壓縮機實現(xiàn)變頻調節(jié),既節(jié)能,又可減小起動電流,減輕對電網(wǎng)的沖擊。當然,要實現(xiàn)變頻調節(jié)還需增加相應的傳感器和調節(jié)器,且會使初投資有所增加,因此,筆者建議由廠家來完成這項工作,這樣比在設計時才考慮這些措施要簡捷并節(jié)省投資。高靜壓管道式空調機組特別適用于大空間場所,可用于擴建、改建工程及新建中小型工程。